近日,公司首席科学家、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、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丁玉龙在参加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期间,接受了中国国际电视台(CGTN)《全球财经》栏目的专访,以下是采访实录:
丁教授:我认为为实现2050年或2060年净零排放目标所需的储能技术主要有三种形式,第一种是短时储能,第二种是中时储能,即储能时间介于几个小时到几个月之间,新型储能技术在短时储能、中时储能方面已经得到了发展,新型储能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包括液态空气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,这些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,但是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,新型储能技术在未来的十年、二十年中会有更大的发展。第三种类型的储能技术是非持续性储能,主要是用于保障能源安全,这种储能技术通常是为了实现跨季节甚至跨年份储能。主持人:您认为我们应当如何鼓励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合作,加快能源转型的步伐?丁教授:到目前为止,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大部分集中于短时储能方面,特别是电池储能技术,这主要受到了电动汽车和移动电源发展的影响,在电网储能和能源网络储能技术方面的投资较为缺乏。相比之下电池储能技术更为成熟,因此,政策需要在这些方面保持公平,投资需要更多地倾向于中时储能,同时兼顾非持续性储能,依靠政府和民间的支持进行投资。我要强调的另一方面是,能源有不同的形式,储能技术不仅仅局限于电能存储,还包括热能、冷能、氢能等其他多种形式,然而目前我们的储能技术更加注重电能存储,对其他形式的储能关注较少,而这些形式的储能在许多方面更为重要,所以政府和民间的投资应当与需求相结合,以更加公平的方式进行。主持人:国际合作对于解决一些最重要的问题来说至关重要,其中包括中英两国之间的持续性合作,涉及研究、技术转让、产业链合作等方面,您对此有何评论?
丁教授:广泛开展中英两国合作乃至全球合作至关重要,英国是一个小国家,但是它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的国家,在基础研究方面非常强大,但是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,这可能是英国的薄弱之处,英国市场规模较小,而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,因此,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,合作都将是双赢的局面,我认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地缘政治问题将是暂时的,未来的需求将不断地增长,政府和其他各方也将继续推动合作,我对这种合作持乐观态度。在专访中,丁玉龙教授介绍了储能技术的不同形式,对未来零碳能源领域中储能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,强调了投资与国际合作在推动储能技术发展与应用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方面的重要性。